在日本有一種婚姻叫做“羈絆婚姻”,即在日本發生大規模災害時,在令人不安、焦慮的心態下,選擇結婚的人反而會多起來。比如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日本持續蔓延的情況下,選擇談戀愛和步入婚姻的人數大幅上升,無外乎都有“羈絆婚姻”的因素。
1. 外派工作減少
受疫情的影響,很多公司都召回了外派在外地或外國的員工,并且實行了自宅遠程辦公的模式。那些結束了忙碌外派工作的年輕人,突然有了閑暇時間可以考慮自己的婚姻大事了,很多人認為緊急事態宣言,不僅僅是疫情,還包括自己的個人生活問題,于是就趁緊急事態宣言期間火速尋找另一半。
2. 收入的減少
有很多人因為疫情丟掉了全職工作,特別是一些女性,連兼職的工作也失去了,因為沒有了收入來源而感到心慌。在日本有很多女人會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結婚來解決眼前的不安。也有一些青年男女因為收入的減少,隨時有裁員的風險,而希望找個伴侶來相互扶持,以緩解焦慮。
3. 孤獨感增加
對有工作的人來說,同樣還有別的問題。自發布第一次緊急事態宣言開始,在家辦公成為了工作常態,很多人會發出在一個空間里一個人生活那么久,真是很恐怖啊的想法,很想有個人陪伴。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都認識到了家庭的重要性,于是便紛紛開始談戀愛結婚。甚至有的人說,“整個緊急事態期間,我在家幾乎都沒有出過門,當我遇到認識的人想要開口說話的時候,竟然發現失語了,這讓我很震驚,所以與其抱怨孤單,不如趁現在沒有正常工作的時候,盡快結婚生子,穩定下來吧”。也因此有很多人認為,雖然單身生活很自由、很有趣、很爽,但是面對疫情,一個人的生活過于孤單,如果患病去世都沒有人發現,類似這種“孤獨死”的擔心也充斥在單身的年輕人群里。
在這種消極、擔心的心態下,很多日本人都感覺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焦慮不安,所以認為有人能搭幫結伙過日子更好,認識到了找個愛人一起生活的重要性,從而激起了以前沒有的結婚意愿。在一家婚介機構所做的調查中,有500名男女朋友接受訪問,超過70%的人表示有結婚的想法,并且有超過半數的人表結婚后會選擇生孩子。
還有的女性認為在家辦公將會成為固態的工作模式,這樣可以更好地平衡工作與家庭和育兒,以前擔心因為結婚生子而不得不放棄工作的情況,現在的擔心反而沒有那么大了,這也是想要結婚的動力之一,希望有一個完全的家庭。
其實這種心理在每次日本受災時都表現得很明顯,比如上次311大地震,有很多人就在地震后選擇結婚。因為很多人都懷疑,人的一生到底要經歷什么?與其每天活在不安中,不如結婚有伴侶在一起生活比較好,這樣人生才比較值得。
而且還有很多人認為兩個人在一起可以互相幫助,互相扶持,減輕焦慮感,生活也就沒有那么辛苦了。“孤獨死”的情緒,也在年輕人群中蔓延,很多人不希望自己死了都沒人知道,更希望死時有愛人陪在身邊。
很多日本年輕人認為沒有機會去認識異性,因此日本推出了的AI婚配軟件,幫助很多人找到了另一半。雖然在疫情期間,很多情況下只是在線上見面和約會。但是這并不妨礙人們對找到另一半的信心。反而因為日本人生性敏感,如果有一個軟件一個數據告訴他這個人很合適結婚的話,相信結婚的人群也會更加擴大。根據AI系統的測試,結果在38對夫婦中結婚的有21對是用AI配對成功的。當然AI配對只是通過大數據提高認識異性的機會,增加相愛的概率而已。有的人認為因為找不到想要的人,所以不結婚的理由也被AI攻破了。
所以在疫情的情況下,很多人工作不再那么忙碌,有越來越多的閑暇時間,而且疫情帶來的焦慮感、孤獨感和不安感,反而讓很多人越來越希望戀愛結婚。專家認為,疫情這個危機時刻反而是學習戀愛和結婚生子的好時機,而且從心理角度來說,在不順利的生活中戀愛結婚,反而可以收獲到穩定的快樂。
因為結婚的人多了,很多單身男女從個人的單身公寓搬出來以后,他們就租或者購買適合兩個人一起居住的房子,日本的房子需求量明顯增加。再加上日本人零首付的貸款優惠政策,許多日本的小年輕也認為,疫情中在家辦公的情況下,需要有更好的居住環境,于是也開始貸款買房了。因為每個月要還的貸款額和以前的公寓租金差不多的情況下,還是在婚后買房子更符合日本家庭的需求,也為將來生孩子提前做好了準備。這也是日本買房剛需人群中的重要的一部分,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在疫情期間日本的房產賣得如火如荼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