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本疫情的結束,經濟復蘇明顯,旅游服務業恢復加快。但隨之而來暴露出來的人手不足的問題,便日趨嚴重。
根據日本總務省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日本平均就業人數為6723萬人,與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勞動力人數減少了27萬人。日本宿泊和餐飲服務業在恢復正常運營后,目前參與就業人數只有381萬人,比疫情前少了約40萬人。
受制于人手問題,有不少餐飲店因招不到人工而倒閉,有實力的餐飲店也因為人手問題而限制了新店開發的進度。還有不少商鋪、免稅店等因為人手不足,無法延長營業時間,營收也受到影響。
在日本,服務行業擁有大批的兼職工作人員,東京最低時薪標準為1072日元/小時,然而不增加支付的時薪標準,就很難找到愿意兼職的人員。
日本大手企業永旺計劃今年3月份起陸續將旗下約40萬名兼職人員的時薪水平上調7%,薪資漲幅超過了4%的物價上漲率。
運營“優衣庫”的日本迅銷此前已經提高了兼職員工的時薪,自今年3月起將提高日本國內社員的年收入水平,漲薪幅度最多將提高40%。
東京迪士尼的運營方東方樂園(Oriental Land)也計劃從4月份開始將兼職員工的時薪標準提高至1140~1530日元(約合人民幣60~80元),以保證一線員工的數量。
各大企業紛紛通過漲薪來留住員工,充分體現了“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的價值核心。
通常情況下,兼職人員的工資水平普遍大幅低于正社員,在人手不足問題日趨嚴重的情況下,需要通過提高薪資才能確保留下人才,以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在兼職工資提高的情況下,勢必會倒逼正規崗位的社員工資,否則也很難留住熟手員工。雖然日本職場傳統的年功序列制可以保證入社員工一直工作到退休,但受到薪資的調整,也逐漸出現正社員為了高工資而跳槽的情況。
近來,日本政府也在呼吁老年人及女性在職場工作,同時也積極推動企業提高年輕人的工資水平。日本在經歷了長時期的通縮后,終于達成了2%的通脹目標,有機構預測,如果日本想維護住這一通脹目標,則人工工資需增加3%以上。
而在IT等高端人才的爭奪上,日本企業已經處于劣勢,日企能夠提供的薪資待遇僅為美國的1/2到1/3的水平,在某些高端領域中的薪資水平還不如中國及韓國等地。不斷減弱的國際競爭力也讓日本社會焦慮不已。
在此背景下,即使日本政府出臺了各種招募海外人才的政策,但如果整體薪資水平不提高的話,也很難招到和留住優秀的海外人才。
日本招不到人手的主要原因還在于日本人口減少的問題,2022年15歲以上的日本人口比2019年減少了74萬人,新出生嬰兒不足80萬人。
這一社會問題在短期內難以解決,目前日本社會普遍認為,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如果不增加人工工資,則很難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人員不足則會限制經濟的發展,日本社會將陷入惡性循環。
所以說,日本政府為了“催生”增加了育兒補貼及相應的支援政策,而為了“留住勞動力”除了各項扶植政策外,唯有漲薪才能為繼了。對于這種現況,您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