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我們智鈞&ヒマワリ株式會社咨詢日本房地產投資移民的客戶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一些咨詢了多家中介機構的客戶。這樣的客戶多是以投資為目的,在尋找適合投資的房源時,也向我們提出過希望尋找租金回報率在10%以上房產的需求。坦白講,這樣的房子基本上房齡都較高,經過多年的折舊后,只有房屋所在的地塊有價值,而房子本身已經不具有價值,所以購買價格較低,租金回報率相對較高。不過,在高租金回報的表象之下,您可能會面臨高額的管理費、修繕費等費用,房屋也有“重建”的風險。
這是為什么呢?日本的房產是永久產權,屬于私人財產,一棟公寓樓的眾多業主通常會成立“業主委員會”。因此,這棟公寓樓維護保養的方案和費用就不是由物業管理公司決定的,而是由業主們決定。而對樓體維護保養的程度和投入,也決定著公寓樓的壽命。很多公寓樓由于維護保養得當,雖然房屋經過幾十年的折舊已經變成零價值,但房子的質量仍適合居住。不過即便如此,表面看起來堅挺的老樓內部也可能隱藏著各種隱患,墻體外立面、電路、各種管道等的部件在幾十年后大多已經老化腐朽需要更換,而修繕這些部件的費用均要由業主們承擔。所以,在現在的日本社會,很多樓齡較大的老公寓樓,就面臨著重建的問題。
面對這種問題,首先業主們會討論,是支付高昂的維護費用繼續在老樓居住,還是同意在原地重建?這時業主委員會通常會向專業機構征詢維護和重建方案,以及維護和重建的費用,并向業主們公示,聽取大家的意見。當一個方案超過4/5的業主同意時,該方案就可以實施,當然征詢意見的過程會比較繁瑣。
其次,當重建方案確定并通過業主的同意后,業主委員會將解散,繼而成立重建委員會。重建時,委員會將考慮重建時樓體是否可以加蓋,比如原先12戶的公寓重建后可以建成39戶,那么基本上,原業主就不用承擔樓體重建的費用了;如果無法加蓋,則所有的費用均由原業主根據自住的房屋面積均攤。另外在重建期間,委員會還需要跟周邊的鄰居打好招呼,不能給鄰居帶來太大的麻煩。同時,在重建期間原業主還需要自己解決居住的問題并承擔費用,如果用于出租的房屋也將損失重建期的租金收入。而這期間也可能有的“釘子戶”業主怎么也不同意重建和搬家,這種情況下,業主委員會可以與該業主商量,按照市場價格收購其產權。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事情,如果原房產仍有未還清的貸款時,不同的銀行和不同的項目的政策有所不同。有的時候需要先將剩余貸款一次性還清,有的時候可以繼續抵押,正常還款就行。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高齡公寓的數量會進一步增加,業主早晚會面臨重復大規模修繕工程延長樓體壽命,或是下決心重建 ——這也是公寓樓末期的問題。總而言之,業主平時還是要注意對樓體的保養維護,但必要時,與其被動大修,不如考慮主動重建。如果所住的房子是最終的棲身之所的話,在日常的管理階段就需要提前做好重建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