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全球高溫現象,從6月份以來就一直在我們的“耳邊”進行環繞。法國出現45.9度的歷史新高氣溫,西班牙部分地區溫度超40攝氏度……各地的高溫時不時就登上了熱搜,日本也是這樣。但是,可能為了節約能源吧,日本傳統家庭里在炎熱的夏夜也不開或少開空調,但會改用迷惑大腦的辦法來驅散暑熱。
藍色可將體感溫度降低3℃
顏色分為冷色和暖色,特別是藍色系的冷色會給人以清爽和寒冷的印象,可將體感溫度降低3℃!所以有的日本人會把房間的墻壁被涂成藍色,呆在冷色系的房間里就好像真的涼快了。另外,白色也給人以清爽、冷淡的印象,比如電風扇的傳統顏色是白色的外殼和藍色的葉片,就連冰箱,也多以白色為主,還有照明設施,在炎熱的夏天改用青白色的日光燈也是極好的。
薄荷的香味讓體感溫度降低4℃
薄荷的香味是涼爽的,香草的香味使人能夠感到溫暖的嗅覺,因此,香味對體感溫度也有作用。之前某化妝品廠商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將手放入溫度相同的水槽中評價溫冷感的實驗中,無臭的時候感覺到水溫為32℃,而聞到薄荷味的時候感覺到溫度為28℃。 也就是說,體感會有4℃的溫差。所以有很多日本人愿意在家里種一些薄荷,或者把薄荷味的空氣清新劑灑在屋里,薄荷除了感覺上能降溫以外,還有防蚊蟲的功效,特別是一戶建的院子里就經常能看到薄荷葉的身影。
薄荷精油可以刺激觸覺神經感知涼爽
將薄荷油放入浴池后,洗完澡后的清爽薄荷中也含有薄荷油這一成分。薄荷油會作用于觸覺神經,有效降低體感溫度。洗澡時往浴缸里倒入幾滴,可以減輕洗完澡后的熱度。 另外,擦在脖子和耳朵后面的話,電風扇和空調的風會感覺更涼爽。 但是,如果蘸太多薄荷油的話會變得刺痛,所以注意要適量。
觸動味覺也能降低體感溫度
辣的東西吃了之后能感覺到涼爽的味覺,也能降低體感溫度。由于辣味不是味覺而是痛覺,所以吃辣的食物時,辣味會刺激舌頭和皮膚的痛點,并由感覺神經傳達給大腦,所以身體會發熱甚至冒汗,這被稱為味覺性發汗。 盡管吃辣后,我們的身體沒有變化,但由于汗水蒸發的氣化熱,體溫被帶走,吃飯時即使感覺很熱,飯后也會感覺身體變涼快。
風鈴的聲音讓身體感到涼爽
在某個電視節目的實驗中,實驗者聽到風鈴的聲音后感到了涼爽,實際上的體表溫度也下降了。 據說這是因為大腦給人以涼爽的印象,結果實際上對身體起了作用,“心靜自然涼”這種說法也許并不是謊言。 順便說一下,即使讓不知道風鈴聲音的外國人聽,體表溫度也沒有下降。 所以,對風鈴不熟悉的年輕一代,或許也不會感到涼爽。 在這種情況下,像河流的潺潺水聲和瀑布的聲音之類的聽音樂也不錯吧,睡覺的時候播放,睡眠困難也可能會稍微緩解一些。
以上介紹的以刺激五官來降低體感溫度的方法,在日本被稱為五維降溫法。不過我們還是建議,在炎熱的夏季,如果真的很熱,有中暑的危險的話,還是有必要開著空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