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消息在移民和創業圈引起了軒然大波:日本“500萬創業簽”,也就是經營管理簽證,或將迎來重大變革,其現行的500萬日元注冊資金要求可能大幅提高。這一簽證政策的調整,不僅關乎眾多有意赴日創業和生活的人士,也反映出日本在移民政策和經濟發展策略上的新考量。
日本經營管理簽證,原本是為吸引外國優秀人才赴日創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而設立。該簽證自推出以來,因其相對較低的門檻,吸引了大量外國人士,尤其是中國公民的申請。截至2024年6月,持有“經營管理簽證”在日居留的外國人中,中國人占比超過半數,達到20,551人,是2015年的兩倍多。然而,隨著申請人數的激增,一些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
一方面,部分申請者并非真正為了創業,而是將該簽證作為獲取日本居留權的捷徑。比如在大阪府等地,出現了不少為了簽證而設立民宿運營法人的案例,這些公司大多沒有實際的經營活動,只是空殼公司。另一方面,由于經營管理簽證門檻較低,不設年齡、學歷、語言能力等要求,也引發了一些人對社會治安和商業環境的擔憂。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的國會議員有村治子就表示,這個簽證已經成為“取得永住權的便捷通道”,可能影響日本的治安和商業環境。
面對這些問題,日本政府開始重新審視經營管理簽證政策。據讀賣新聞6月10日報道,日本出入境在留管理廳正考慮調整“經營?管理簽證”的申請條件,計劃上調目前500萬日元的注冊資金要求,加強外國人在日本創業的門檻,防止一些不符合制度的外國人大量涌入日本。此外,日本近期還加強了對“經營管理簽證”的監管,要求申請人在抵達后兩年內提供盈利能力或可行性證明,包括融資資料。
此次政策調整,對于真正有意在日本創業的人士來說,或許并非壞事。雖然注冊資金門檻的提高可能會增加創業的前期成本,但也能篩選出更有實力和決心的創業者,營造更加公平、健康的商業環境 。同時,日本政府也在積極推出其他利好政策,比如從2025年1月1日起面向全國推廣的“創業簽證”。該簽證無需立即租賃辦公室,也不需要一次性投入500萬日元的資本金,甚至不需要雇傭全職員工,只要創業計劃獲得認可,就可以拿到最長兩年的“寬限期”,為創業者提供了更加寬松的創業環境。
對于那些原本計劃通過500萬創業簽赴日的人來說,現在無疑進入了一個關鍵的窗口期。在政策正式調整之前,符合現行條件的申請人仍可按現行標準辦理簽證。但隨著政策調整的預期日益強烈,有意者需抓緊時間,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應對可能到來的政策變化。
日本“500萬創業簽”時代的變革,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它將促使赴日創業和移民市場更加規范、有序,也將為真正有創業夢想和實力的人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這個變革的節點上,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者,都需要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及時調整策略,以適應新的政策環境。